写给不甘平凡的我们

Posted ·872 Views·2587 Words

给我校 NewsLetter 的稿件,在此记录。


 

文章开头很难,尤其是对于这种意义颇深、主旨宽泛的题目,就让我水掉吧。

这篇文章很早之前就想和大家分享了,却无从下手。简单地说就是不知道用怎样的一种口吻来向大家描述。但既然这次的机会摆在眼前,我还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和理解我想说的这些话。可能达不到整个题目背后真正蕴含的深度,但我会尽力结合我的切身经历而谈的。

过去的三年,我们在做什么?

从初二以来,我有幸认识了蛮多可爱的伙伴,并与他们合作,做着一些我们自认为影响深远且十分有益的事——创业。我们打造了蛮多网站、App等互联网产品,例如小半(www.zeo.im)等。这些产品不光由我们进行了运营与推广,还经历了无数次的迭代与更新。期间所经历的事,说曲折吧其实没有那么困难,说伟大呢也无从谈起,暂且让我叫它「耐人寻味」吧。那么,作为一个正在攻读高中学业的年轻人,当我们回头来谈及似乎遥不可及的「创业」时,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Know the Unknown

「从不满足的我们,撑起了整个世界」

终于,在忙碌的课业之余,我们开始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让我们的青年时代更加不同于一个「普通人」?又或者,我们能否活的更有意义一些?

更多的人可能会问:「当你还没有在学科学习上取得突破性稳固成就时,理想,从何谈起?」

信息爆炸的年代,真正具有潜力的人们都是创造者。

There are known knowns. These are things we know that we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 That is to say, there are things that we know we don't know. 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Donald Rumsfeld

不光要有勇气去抵抗蜚言,让思考更深层的觉悟也是我们认为当代青年所缺少的东西。当然,我们起初也无法确定,涉足互联网领域到底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利弊之差。但我们思考,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中国年轻一代人,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责任去为自己或者社会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我们的答案是一致的也是肯定的,这也是一直激励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努力学习、发展特长的基本精神。

我们做了些什么让整件事情变得真正有意义起来?

决定

人们都习惯于在确定的逻辑下工作。通常而言,如果一个程序的输入确定了,那么它的输出也确定了。就算这是一个随机算法,输出不确定,输出的概率分布也是确定的。但是我们认「创业」中的很多决策都是在高度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的。比如「人」就是非常不确定的,并且是不理性的,但很多决策都会是关于人的:合伙人、投资人、用户。我们坚信,学习在模糊的条件下做决策、衡量风险、把握机会,是产品/团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所以,在拉拢好合伙人后,我们做出了第一个决定—— 我们将以Web网站为我们的产品核心,向外伸展到多端、多领域的子产品。

操作

我们看过蛮多社会真实案例来总结和明确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比如其中一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可以说是支持社会发展的尖端/基础人才,但从大学毕业便创业的学生的成功率出奇的低。实际上,大多数人自己创立公司后才发现,原来管理一家公司要面对那么多问题、处理那么多事情。初创业的大学生大多容易低估管理的难度,而且越是在优秀的大学往往越容易有这种倾向。

反观我们自己,从管理而言,我们丝毫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谈。而且我们的团队是几乎完全的在线办公,而开会、出方案对于实体企业都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于我们更是难上加难。从人力而言,我们个体的能力差别太小,加之与用户群体属性相似,往往会在发展操作中忽略掉真正影响到个体的细节,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这是我们至今都在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所有与我们的合作青年团队存在的通病。真正的解决方案虽然至今还未被开发出来,但我们都知道这是集体和个人成长路上的必经阶段。

谈到技术与运营,我们也发现,其实学过的东西未必是马上产生价值的,但谁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变得重要呢?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所以在分配人力与工作时我们努力去避免纠结于是不是能用到个体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例如,我们在开发小半网站(www.zeo.im)时便规划了类似于:主攻技术实现的部门,其中部分人员对 Web 开发仅有概念;主攻内容的部门,各位小编偏好领域涵盖十分广泛;在社群运营部门中穿插美工设计等类似的多元方案。努力实现各尽其用的合作体系。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发生在我们之中,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成长

不得不说,上面这几段文字我写的很扎实,这也是我认为我们所做之事真正有意义的地方。不同于学科的更多的成长与学习让我们的青年时期更充实和感动了。这不只是商业思维、开发能力的提升,在团队中,作为领导,你该如何说话、如何组织才更有影响力?你该如何避免团队过于商业化?你该如何带头做好所有事情?你又该如何安排好会议内容,确保效率与意义?作为合伙人,你该如何尽可能发挥自身全部特长?你该如何避免冲突,理性交换意见?你该如何让集团变得利于自身的发展?更多的还有情商、智商和经验的丰富。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刻,你可能可以大概构想出这样的一个画面:一个在线协作的团队,拥有着不那么严苛的制度要求,一群拥有同样理想同样发展需求的年轻人们在创业活动中各司其职贡献特长。在每一次检视团队协作任务板之后,在每一份策划文案产出之时,在每一次会议之前的准备之期,在每一个成功举办的在线/线下活动之后,在目睹产品业绩板上标出上升的用户数欣喜雀跃时...我们都可以自豪地说,「我去,我真的太强了」。

尾声

其实我还能再说上个几天,因为我真的十分坚信我和其他伙伴正在努力打造和完善的产品,真正在解决社会痛点,真正在培养个体能力,真正在实践中做不平凡的事。而快三年后的今天,我想,我们已不再去更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了。因为所有人都明白,私欲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所收获的成长、快乐、失落、重整都是个人利益的侧面体现。而这样的感受,只有在真正经历过一些事之后才能明白吧。

最后,我想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了。我们还年轻地活着,不去尝试,不去探索些新的玩意儿,那要怎样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呢?

要知道,「从不满足的我们,撑起了整个世界」。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